- Objective:
- Breadcrumb: 电影画面 - 镜头:摄影
# 概念阐释
mobile framing, 在拍摄时不停地改变[[取景]]景框内景物的角度、水平、高度或距离。通过运动取景,我们可以接近、远离、围绕或经过影像中的物体。
## 意义
- 摄影机运动带来的移动错觉会将观众带入影像中的内容
- 摄影机运动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空间信息,比静态影像更加生动、突显
## 运镜的种类
### 定点运镜
#### 横摇 pan
摄影机在垂直轴上进行定点运动,模仿转头。
#### 直摇 tilt
摄影机在水平轴上进行定点移动,模仿抬头或点头。
#### 缩放zoom
通过[[变焦镜头]]进行放大或缩小。
### 动点运镜
#### 推轨 tracking,dolly
在一定的水平面上进行前后、左右、围绕、斜对角的移动。
#### 升降 crane
通常指由机械臂完成的升降移动,也指由飞机、直升机或无人机拍出的可前后左右移动升降镜头。
### 不规则运镜
- 翻筋斗
- 连续转
- 回转
# 实例
## 常见的组合
- 推轨+横摇
- 升降+变焦
- [[变焦镜头#^c21630|移动变焦]]推轨+变焦:《[[晕眩]]》
- 推轨+升降表现舞厅中的舞者:《[[年少轻狂]]》
- 变化不已的空间关系:《[[红与白]]》
# 相关内容
## 摄影器材
### 斯坦尼康
20世纪70年代以前,摄影机大部分是架在推轨车上,再放到轨道上进行“跟拍”,但后来出现了一种更简便的平衡稳定器-斯坦尼康Steadicam。随着摄影器材的变小,现在更方便、流行的是手持稳定器,如大疆。
### 手持摄影机
手持摄影源于纪录片,后来被引入为纪录片。手持摄影机放在摄影师身上,没有稳定器,专门为了制造不稳定、混乱等,增强一种运动的突兀感。
## 伸缩镜头与推轨镜头的区别
- 推轨镜头由于改变了[[焦距#^044bf5|透视关系]],所以物体在XYZ轴上会有不同的移动速度,但[[变焦镜头]]只会让物体匀速放大或缩小;
- 变焦镜头无法改变物体的面向与位置;
- 摄影机移动会更有动感;
## 运镜与[[空间]]的关系
#### 重新取景reframing
利用小幅度的横摇或直摇进行微调,随人物的动作重新构图,让人物始终保持在画面中。
#### 跟拍镜头 following shot
不是微调了,而是一直跟着人物移动。跟拍不仅可以跟人,也可以跟着移动的汽车、上升的气球。主要的功能是锁定观众的注意力,一直跟着移动的物体。
#### 独自运动
从人物身上移开或没有明显要跟随的物体,而是摄影机的独自运动,以揭示一些线索,或未曾留意的信息。通常在影片的[[开场]]中常见,例如《[[回到未来]]》开场利用独自运动的摄影机揭示博士的性格。
## 运镜与时间的关系
^0b50a0
利用镜头移动的时间长度和运动速度,可以让观众心中产生“期待”或“满足“。快速移动制造“惊奇”的效果,缓慢移动制造“悬疑”的效果。
- 镜头的运动会制造出一种类似音乐的节奏感。如《[[雨中曲]]》
- 小津安二郎偏爱同一方向上的短程镜头运动,如《麦秋》,《茶泡饭之味》
- 沟口健二偏爱悠闲的后推轨镜头+横摇拍摄
## 运镜作为一种母题motif
通过一种整体的运镜风格来表达母题,常见手法是片中出现多处“重复”使用一种模式的运镜,尤其是开场和结尾。或者是突然的“变奏”作为对比。
## 运镜与叙事形式
影片[[大幻影与波长]]的运镜对比
# 参考资料
在观影时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 摄影机如何呈现或隐藏了画外空间
- 摄影机是跟随人运动的吗?还是独自运动?
- 摄影机以那种种类或组合进行运动?
- 摄影机移动的速度偏向于快或慢?
- 是否有一种整体的运镜风格来表达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