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序号/节序号/节/笔记序号
第1章 取景
# 概念阐释
由于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不同,所以导致**焦距和视角不再那么对应**,需要通过焦距转换系数换算为**全画幅等效焦距**

实际焦距×焦距转换系数=35mm尺寸画幅的等效焦距
<table>
<tr>
<th>实际焦距</th>
<th>传感器/品牌</th>
<th>焦距转换系数</th>
<th>等效焦距(全画幅)</th>
</tr>
<tr>
<td></td>
<td>CMOS</td>
<th>1</th>
<td></td>
</tr>
<tr>
<td></td>
<td>尼康/索尼/宾得/富士 APS-C</td>
<th>1.5</th>
<td></td>
</tr>
<tr>
<td></td>
<td>佳能 APS-C</td>
<th>1.6</th>
<td></td>
</tr>
<tr>
<td></td>
<td>奥之心/松下 M/43</td>
<th>2</th>
<td></td>
</tr>
<tr>
<td>50mm焦距</td>
<td>中画幅44mmx33mm</td>
<th>0.8</th>
<td>40mm等效焦距</td>
</tr>
</table>
⑴ **全画幅相机只能用全画幅镜头**。半画幅镜头会损坏全画幅的机身。
⑵ **全画幅镜头**既可以用在**全画幅相机**上,也可以用在**半画幅相机**(APS-C画幅相机的俗称)上。
⑶ **可换镜头**上面标注的焦距都是**实际焦距**。全画幅镜头和半画幅专用镜头都是如此。
⑷ 只要是半画幅机身,不管用什么镜头,就一定要通过焦距转换系数来求得等效焦距。
# 举例子
sony ILCE6600的等效焦距:
18mm = 27mm
**24mm = 36mm** 大师镜头,人文,人物半身或全身
**35mm = 52.5mm** 标准镜头,人文,人物半身或全身
50mm = 65mm
**56mm = 85mm** 人物特写
70mm = 105mm
**90mm = 135mm**人物特写
100mm = 150mm
135mm = 202mm

200mm焦距的镜头安装在135全画幅机身拍摄的效果

200mm焦距的镜头和[[图像传感器#^d8d78c|APS-C]]机身拍摄的效果
# 类比、比较与对比
**35mm格式的胶片或传感器**:这种格式的尺寸是36×24毫米。这是摄影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标准,尤其是在35mm胶片和许多数码相机的全幅传感器中。
# 问题
# 问题答案
# 备注(经验集/错误集)
## 经验集
## 错误集
## 参考资料
- 第一款风靡全球的莱卡0号原型机采用35mm宽,两边打孔的胶片作为底片的相机
- 柯达生产了35mm宽,两边打孔的胶片,被称为**135胶卷**,这种相机也叫135相机,成为了相机的标准
- 因为两边有打孔,所以一张35mm的胶片实际尺寸是36mm x 24mm,比例为**3:2**,也叫做1**35全画幅**或**35mm全画幅**
- **数码相机**延续胶片的光学系统,使用**电子传感器CCD或CMOS**代替胶片,但问题是太贵了
- 所以省钱的办法是**APS-C**画幅、**M/43**系统
- 但是新的问题是**焦距和视角不再那么对应**,如果全画幅是**把照片全拍下来了**,非全画幅的传感器相当于**截取了画面的一部分**
- 所以需要通过转换系统进行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