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序号/节序号/节/笔记序号 第3章,虚实 - Objective: - Breadcrumb: 电影画面 - 镜头:摄影 # 概念阐释 depth of field,对焦(focus)所在的[[焦平面]]的前后一段清晰范围是景深范围。焦平面的前面是前景深,后面是后景深。通过景深范围控制清晰和模糊,创造[[空间]]感。 景深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人眼的分辨能力弱,实际上离开了对焦点,画面就开始模糊,只不过人眼以为是实像。 ## 景深特点 1. 景深和[[光圈]]、焦距、拍摄距离有关。 2. 前景深比后景深要浅(短),前面的容易“虚”,变化慢,后面的不容易虚,变化快。 3. 景深范围和[[透视]]的概念不同,指的不是纵深感的强弱,“实”的区域就小称为**浅景深**,实的区域就大,称为**深景深**。下面这张图,虽然纵深感强,但景深范围浅,所以是浅景深。 4. 景深不同于[[场面调度]]中的[[深度空间]]。 ![](http://image.harryrou.wiki/2023-03-20-CleanShot%202023-03-20%20at%2017.49.08%402x.png) 猜测:焦距:50mm 光圈:2.8 # 举例子 ## 通过景深范围实现背景虚化 用景深实现背景虚化其实就是让虚化的部分处于精神范围之外。 - **背景远** 前景或后镜**远**到超出了景深范围,自然虚化了。 ![](http://image.harryrou.wiki/2023-03-23-CleanShot%202023-03-23%20at%2010.48.59%402x.png) - **相机近** 相机离得很近,用**广角镜头**也可以拍出虚化效果。 ![](http://image.harryrou.wiki/2023-03-23-CleanShot%202023-03-23%20at%2010.49.38%402x.png) 或者是**[[微距摄影]]**:最短拍摄距离,可以拍摄到非常近距离的物体,并且保持其**被拍摄物的大小不变**。微距镜头通常具有**较大的光圈,使得背景被模糊**,强调了被拍摄物的主题。因此,微距镜头通常用于拍摄**昆虫、花卉、食物**等物体,以及艺术摄影等。 - **光圈大** 光圈是小孔成像原理,孔越大成像越虚。f/1.2,f/1.8的大光圈,背景虚化效果好。 - **焦距长** 光圈值是[[焦距]]与光圈孔径的比值。焦距越长,光圈孔径越大,虚化效果越明显。 - **总结:** - 背景远是最好的虚化效果,但背景远近我们不能控制。 - 相机近限制了[[取景]]。焦距长会影响透视。 - **所以光圈大是最好获得背景虚化效果的方法。** - 浅景深:大光圈+长焦+对焦距离近 - 深景深:小光圈+广角+对焦距离远;但这里有个问题,景深虽然深了,但前景却模糊了。所以**f/8或者f/11**可以得到一张前后景深清晰的风景照片。也可以通过[[超焦距]]来计算出当前光圈和焦距组合下的最大景深范围。 ![](http://image.harryrou.wiki/2023-03-23-CleanShot%202023-03-23%20at%2010.59.07%402x.png) # 类比、比较与对比 以前误把景深理解为[[空间]]中的纵深感,但其实是[[透视]]可以在一个二维的载体上创造出空间纵深感,景深指的就是一段「实」的景深范围,也可以创造一种空间感。 # 问题 # 问题答案 # 备注(经验集/错误集) -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 《新摄影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