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 Breadcrumb:
# 概念阐释
录音设备和录音环境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把声波转换成可编辑的音频数字信号。
- 采样:用一定的频率测量声波的振幅,[[采样速率]]类似于分辨率,采样率越高就像分辨率越高。(常用的互联网视频声音规格:48KHz,24bit,声音动态范围在0-144分贝,正常人能够承受的声音[[响度]]在120分贝左右。)
- 量化:将采样点的振幅数字化,单位为bit,量化精度越高,声音的[[动态范围]]也越大
- 8bit
- 16bit
- 24bit
- 36bit

- 编码:将量化后的音频编码成二进制的数据,存储为不同的[[音频编码格式]]
- 压缩:用算法来压缩编码后的数据,便于传输与存储
- 有损压缩:MP3,类比于[[JPG]]
- 无损压缩:FLAC,类比于[[PNG]]
- 主流压缩规格:AAC
# 实例
# 相关内容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