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主题**:《ChatGPT主题研究训练营》
**文章**: **[人类与AI疯狂内卷](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grqdqck98580cdy8xr48sy5e)**
**关键词** :AI、无用阶层、经济价值、教育和社会
**熊导读**:
> AI的发展将导致大部分人失去工作和创造力,成为没有经济价值的“无用阶层”,这将对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危机。要应对这种情况,需要从教育、政策和文化等多个层面,重新定义人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建立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制度。
**延展阅读**:n/a
### **今日份的费曼**
请费曼你对此问题的思考:
> **Q1 你对“无用阶层”的概念和可能性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如何避免成为“无用阶层”?**
看完这篇文章,知道了工业4.0这个概念是如何来的了。虽然人类的科技进步是一定会向前的,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人类的创造力,要保有自己的创造力,让科技、智能成为共生的一部分。
对于“无用阶层”,短时期内我认为会有。比如《舒吉贝恩》那本书的一个背景英国的大部分矿口被关闭以至于出现了大批的矿口工人失业,这群人就是靠领救济金生活。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新的领域和新的职业也会增多,比如如果人类“移民火星”的话,是不是就有了新的岗位?也需长期来看,“无用阶层”是阶段性地会出现?
**Q2 在AI逐渐让部分人的劳动失去价值的过程中,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才是面相未来的,面相AI时代的?**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把一个人培养成有创造力的独特的个体的教育,而不是流水化生产线式的教育。
---
令人惊叹的ChatGPT,只不过是AI初生儿,就近乎无所不能。等它进一步成长,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届时,绝大部分人,会不会成为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无用阶层”?**
随着自动化纺织机的普及,工厂主们不再需要技术娴熟的工人,更倾向于雇佣廉价的无技术劳动力操作机器,节省成本。大量手工人因此失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在伦敦、曼彻斯特等率先工业化的城市,穷人生活急剧恶化,平均预期寿命缩短了10年,仅有40岁。
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美国为例。
1909~1949年,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收获,美国成为电气时代的主导者,重大发明接连诞生,刺激汽车、飞机、电话、家电等行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职缺,美国贫富差距开始缩小。这个时期,蓝领阶级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收入足以让一家人过上体面生活,并将后代送入大学接受教育。
**在全民步入中产阶级的背景下,60年代的美国,贫富差距达到历史最低值,黑人平权、嬉皮士等社会运动风起云涌。**
“自动化技术会不会导致失业”。
**反之,受过大学教育的白领阶层,更受就业市场青睐;同时,美国的教育系统,并没有将更多人培养成适应新时代的高技术员工。** 造成的结果,是低收入、高收入群体越来越大,只有中产阶级越发弱小,加速了阶层分化,从而导致美国今天的社会危机。
工业1.0,主要标志是水力和蒸汽机,实现了机械化,是“替代型”的科技变革。手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所以会导致大量人失业。
工业2.0,则是“赋能型”,主要标志是电力和电动机,实现了电气化。虽然在前期也导致了部分人失业,但期间诞生的无数发明,反而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工业3.0,也是“替代型”科技变革,要标志是电子和计算机,实现了自动化,大批技术人员只能被迫转入服务行业,阶级分化加速。
那么,即将开始,或者说已经开始的工业4.0——智能化变革,是哪种类型?
很遗憾,大部分AI技术,都是“劳动替代型”。
根据以上的例子,我们发散一下,哪些职业和岗位,比较容易被AI取代?
据牛津大学研究:替代概率大于50%的工作与产业为,办公室文员、搬运工、店员、销售、林业、渔业、农业、建造业;替代概率30%-50%为业务运营和个人护理;比较不容易替代的为教育、管理、数学、服务机构、文娱、工程师、法律、医疗等行业。
**总体估算,现代社会将有47%的职业被自动化机器取代,主要是低收入、低技术职业。**
毫无疑问,**科技的进步,必然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一部分上个时代的残留品,为之牺牲。**话虽如此,肯定没人想被牺牲的。那么,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未来,那些不容易被取代的职业,又有哪些特征?
或者说,人类继续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交流”和“构建”,这两者源自每个人独特的“灵魂”,是AI不具备的天赋。**ChatGPT可以学习生成情书,写最上等,最华丽的语句,一秒钟写一百万字,但那没有任何意义。
当共性被最大限度地满足之后,它的价值会越来越低,或者说,它不能满足人类更深一层的需要。
简而言之,**未来最稀缺的东西,是意义,不是效率。**
这份意义感,是人区别于机器,作为个体存在最后的证明。珍惜你的独特性,它将是你在未来闪耀的最强武器。假如你创造出的东西能够让一部分人感觉到,它是不可替代的,这段时间没有白白浪费。那你就是人生赢家。
最确定的是心理医生、护士、教师这类,本质上是沟通,且沟通的对象多样化,需要做到“看菜下碟”的职业。以及类似上文写情书那种,创造出独特“意义”的工作。比如电影、文学,AI虽然能编出一模一样的情节,但不会有真情实感,很难让观众产生共性。
乃至科学、艺术、生活中所有关于“创造”的事物,仔细想想,其实有很多。
当然,万事万物都是与时俱进的。无论如何,AI会渗透到所有人的工作中,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机共生的。安全区的,是人机共生,人类主导,AI辅助;危险区的,是AI独自完成;Human Veneer区,AI是核心,人是表面的执行者;在滑坡区,AI正在缓慢取代人类。
至少在目前,相比起敌视AI,不如抢先学会怎么利用它。在AI卷死人类之前,那些擅长工具的人,就会利用工具带来的效率,把不肯用工具的人先卷出局。
每次科技进步都会迅速淘汰一批人——而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收益,往往要在一代人以后,才能显现。这不是杞人忧天,不是将来时,而是进行时。我们这代人已经身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