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y - 用番茄工作法打造一个简洁但是强大的[[目标管理]]系统。 # what - 每 25 分钟一个番茄,将复杂的目标落地到以 25 分钟为单位的深度工作中。 - 番茄工作法的本质:用可积累的方式打造个人专注力品质。 # how - 为什么用**番茄数量作为 [[KPI]]?** - **行动难度低:** 因为,我们做可量化的计划时,很困难的就是我们不知道工作到底多难,我们能干得多快。比如我用SMART原则定了一个计划「今天晚上9点前读书20页」,但是书太难了,是我没有想到的,尽管我很专注地读了2小时才看了15页,就让我很挫败。如果我们选择番茄数目作为KPI就完全不同,把目标变成「今天晚上9点前读书4个番茄」,我投入多少时间读书是可控的,尽管我读了4个番茄的时间只看了15页书,但是这是书太难的原因,不是我不努力的结果。目标达成,第二天更有信心坚持。 - **有弹性空间**:目标定位1500 个番茄,但实际完成 900 番茄就已经通过,所以目标与实际结果的上下调整会有很大空间。 - **[[复利]]**:900 个番茄后练就了坐功,并且复习时间越来越少,后面考CPA综合,6门课考一整天7个小时,我只有两周的纯复习时间。香港CPA考试,一次考 2 门,只用 5 天纯复习时间。 # how good #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