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 Breadcrumb:
# 概念阐释
根据Wikipedia的定义,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实证方法,自从17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科学发展的标志性特征。通常情况下,这套方法会提现为多个步骤构成的一个闭环,具体步骤划分在不同情况下略有差异,大致如下图:观察/问题 => 研究 => 假设 => 实验 => 分析数据 => 报告。

# 实例
## 现代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 科学方法是现代教育中获取知识的一套底层的元方法,例如
- DK 的百科全书在介绍具体的知识和理论外,还会强调一套发现知识的科学方法 - “科学探究的闭环”
- 牛津科学教材
-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都会有一个“how to be a scientist“的路线图
-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
# 相关内容
## 具体步骤
- **第一步,建立表征 characterization**
- 对研究主体的观察、定义和测量,科学家根据观察结果形成具体的科学问题
- **第二步,提出假设 hypothesis**
- 科学家根据对问题的理解,提出一个明确的、可测试、可验证的假设。
- **第三步,实验分析**
- 科学家需要根据假设来设计和执行实验,收集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第四步,沟通迭代**
- if 实验结果支持假设,then 发表论文;
- if 实验结果推翻假设,then 迭代,重新走一轮闭环,根据反馈来优化和调整研究过程。
## 人类三千年科学探究的精华
- 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考,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等自然哲学家的研究中,早期的经验探究和科学方法形式已经开始实践。
- 在科学革命期间,这种方法开始得到推广,弗朗西斯·培根推动经验主义,笛卡尔强调理性主义。17世纪是科学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候,科学革命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牛顿等一批重要科学家为科学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础和理论框架。他们通过实验、推理和系统方法来探究自然现象。
- 到了19世纪,科学方法更加正式化,假设演绎模型开始形成。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许多哲学家、科学家和研究者都对科学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统计学的创始人之一查尔斯·皮尔斯(Charles Peirce)提出了假设检验的基本架构,并且把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放在一个互补而非竞争的背景中。
- 现今的科学方法,结构化地整合了观察、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实验、数据分析、结论得出等环节。卡尔·波普尔提出了可证伪性作为科学的判断标准,一个理论如果要被视为是科学的,首先必须具备可被实验或观察否定的潜力。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界限更加明确,“科学家”和“伪科学”这样的术语变得更加确定。
# 参考资料
- [4.8 了不起的解题家](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jfxc8hgk6kx8gry9pefvtg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