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 Breadcrumb: # 概念阐释 - 生成式学习是 1974 年,由认知心理学家wittrock[^1] 提出。理论强调了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的、构建性的过程; - 对人类学习建立的模型叫做“人类学习的生成模型” generative model of learning; - **生成的定义**:学习者通过认知活动生成新知,将信息与自己的已知、经验、信念、[[笔记编码篇 总结|理解]]、相整合,积极主动地处理信息,来“生成”新的知识。 - **核心**:生成式学习的核心是输出,用输出倒逼输入,以写促学、以教促学、以说促学; ## 生成式学习的关键特征 - **主动生成**:生成式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主动”二字,[[费曼笔记法:笔记的科学|费曼的笔记]] - **知识整合**:将新知与已知进行整合,形成更复杂的认知结构,[[知识关联]] - **意义构建**:学习者不仅是接收信息,还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构建个人的意义和理解 - 画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树]] - 做自己的[[知识砖块]] - **长期记忆和理解**:通过主动生成的过程来提高长期记忆的效果 - **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通过元学习(**科学学习**、费曼学习法)理念,建立自己的学习系统,例如组织信息、提炼知识砖块、建立知识关联、举例子、打比方、记忆技巧等 # 实例 - ## 信息加工组与仅生成式学习组的对比: - O组,organizer使用传统阅读方法,研究者在每段文本上方提供了一两个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信息 - 另外3组使用生成式学习方法:要求学生针对每个段落**自己生成一个句子来总结段落含义**。其中 1 组(G组,generation)只使用生成方法,另外2组(GO组)同时使用关键词和生成方法。 - 结果:不管是高水平阅读者还是低水平阅读者,使用生成式学习法 记忆效果都翻倍。 ![](https://image.harryrou.wiki/2024-12-11-051915.jpg) ## 生成式学习方法 - 做费曼笔记 - 阅读五步法的费曼 x3 # 相关内容 ## 生成式学习与家长角色 - 在家庭中引入主动学习、注重孩子的生成式输出的学习环境 - 作为家长,绝对不“教“孩子: - 在阅读上,不是辅导孩子阅读,而是与孩子共读 - 在数学上,不是替孩子解题,再讲一遍,而是让孩子自己读题、做题、解题;家长可以选择学习资料,可以让孩子读懂题后给家长讲 -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小孩儿的前额叶不成熟,规划能力差,所以家长可以协助安排学习计划,养成每天雷打不动的阅读、做题习惯; - **做一个快乐的捧哏者**:正反馈是孩子(大人)学习的动力来源,人类的动力来源是[[多巴胺]]; # 参考资料 - [4.1 费曼输出的认知原理](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jesd0kcbcxteb8k1kcqmvts1) [^1]: ^ Wittrock, M. C. (1974). Learning as a generative proces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1, 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