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序号/节序号/节/笔记序号
- Objective: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 概念阐释
- 概念是对一系列具象事物进行**高度压缩**的结果。概念是人类理解和处理信息的关键方式,我们将一系列的事物、例子、特性概括归纳为一个抽象的语言符号,这样可以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
- 概念的另一个属性是**嵌套**,概念可以嵌套子概念;基本上进入人类常识领域就无需再拆分了:
- 基本概念:token、embedding
- 复合概念:比如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深度学习)-transformer - GPT
# 举例子
- 《信息简史》[[引子]]中讲到的信息从一个具体的事物、哲学的概念到香农把它整理为一门学科的过程就是从具体事物(人类非洲鼓语)到抽象概念,建起一座人类知识殿堂的过程。
- 雪纳瑞,吉娃娃和金毛(事物),不管个头和外观差异多大,都对应着“狗”(符号)这个名词
- 土地,国家,文化,政治和经济体(事物)诸多方面对应着“中国”(符号)这个名字
# 类比、比较与对比
#### 事物与概念
1. **事物:** 事物通常是我们能直接观察和感知的**具体的实体或现象**。例如,你看到的一只特定的吉娃娃、雪纳瑞或金毛就是一个“事物”。它们是具体存在的,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视觉、触觉、听觉等)来感知。
2. **概念:** 概念是我们对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抽象理解**。比如,你可能见过许多各种各样的狗,虽然它们各不相同,但是你可以从中找出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四条腿、有尾巴、会叫等),并把它们抽象出来形成一个概念——“狗”。
#### 为什么要进行[[研究]]
概念积累存入语义记忆的方式是按照主题进行的。按照主题形成的概念更容易形成[[BOK 知识网络]],概念与概念之间有关联,所以更容易被提取和加工。
#### 为什么通过双语来理解一个概念
1. 相互理解,在一种语言下容易模糊不清的意思,可以通过另一种语言让理解更加精准;
2. 对概念的具体含义进行辨别与思考的习惯,比如日常已经被我们当成“理所当然”的词语,其实可能并没有真正被我们理解,对概念多一层思考,用双语的视角来横纵定位一个概念到底指什么;
3. 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可以互相促进,比如用英语学习过的概念再在中文中见到时很容易就认识,又因为中文是形声字,就会因此迅速认识更多汉字。
#### 概念造成的滥用问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6%B4%9B%E5%85%8B)认为,正是因为概念是对具体事物的高度压缩,所以才衍生出了语言的滥用,造成了大量的无知、误解和无穷的纷争。所以仅仅知道一个概念名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概念进行**定义**和**说明**。在做笔记的时候利用[[结构化笔记|模板]]做好[[写作 说明文 概念的认知框架]],写清楚[[费曼的笔记]]。
# 问题
# 问题答案
# 备注(经验集/错误集)
双语学习可以相互促进,是否可以迁移到双项目学习?其实也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 参考资料
- [概念 | 谭淞宸的知识库 (tansongchen.com)](https://notes.tansongchen.com/%E6%A6%82%E5%BF%B5/)
- [1.4 人类 Bok 与个人 Bok](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image_text/i_65b63b53e4b064a8cb1e53db?community_id=c_65b634d2dd106_nhCXKYc72308&product_id=course_2ba4aSp8cPi3TjgH1xc2GxANJHL)
- [6.1 说明文](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audio/a_658a9cd8e4b04c10067f6375?community_id=c_63b3ecd315204_BvBI4JZz8205&product_id=course_2b5XvMO4cPMt6881qVsWNCS8iiv#_edn1)
- [3.6 费曼大法 - 上:知识砖块](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je4nmdpzpkdb954k0wvf0q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