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旨问题 | 关键词 |
| -------------------------- | ------------------------------------------ |
|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具体目的和最终目的的区别是什么? | 解释世界、解决问题;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
| 错把学习的手段当目的会有和影响? | 在校的好学生,社会中并没有很优秀;学习者忽视学习目的,缺乏对学习的认识和思考; |
| 面对年轻人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选择问题,你的建议是什么? | connecting the dots, connecting the trees; |
| 为什么要把知识体系作为学习闭环的第一步? | 知识体系是学习的具体目的,有具体目的(方法、行动)才能达成最终目的。 |
# why
## 为什么要把知识体系作为学习闭环的第一步?
- 解决问题需要宏观层面的知识体系,也需要微观层面对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 知识体系作为学习闭环的第一步,可以快速构建一个陌生领域的知识框架,对其有宏观的认识;
- 再在长期学习中不断迭代,构建出自己的知识树 BOK2(内脑和外脑加持),用来解释世界,解决问题。
# what
##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 学习的最终目的:解释世界,解决问题
- 学习的具体目的:**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画自己的知识树。在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个人知识树林,再来解释世界,解决问题。
- 把学习的手段错当成学习的目的:
- 手段:
- 阅读、听课、做题、记笔记、考试、培训班,也包括思维导图、记忆卡片、笔记、写作等工具和技巧
- 错把听课、写作业、考试拿高分当成目的,把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当成了学习的目的
- 影响:
- 不知道为什么学习
- 没有学习的快乐,只会一想到学习就觉得痛苦有压力
- 在学习中找不到快乐,就会想别的办法寻找快乐,游戏、暴力动画片、短视频
- 越学不好越厌学,导致成年之后也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这块料”
# how
## 人生的方向该如何选择
- [[connecting the dots]]
- [[Karpathy大学演讲:GPT 诞生的背后是项目式学习]]
- [[connecting the trees]]: 人生的旅程是种下一棵一棵的知识树
- 另一个奇葩:深度学习奠基人:[[Geoffrey Hinton 辛顿]]
## 从 1 棵知识树,到知识的树林
通过一棵知识树的发芽、生长、壮大,到有关联的知识树林,发展出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真实的世界是不分科的,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需要**建立跨学科的个人知识体系**,才能解决问题。
# how good
- 立足当下,扎扎实实地踏出那个点来。一年前读了黄灯的《二本学生》,其中一位同学关于梦想与现实的选择困惑吸引了我,因为我也有同样的困惑。但是后来我发现了所谓的北极星就是先做好当下的事。不是浮皮潦草地做事,也不是那种学完就算,考完就忘的事,而是要做到精专,真正做到能够解决问。在以建立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的目标下工作 10 年、20 年,就会走出扎实的点,将这些点连成树林就是一个追求北极星的人生。
- 如何做到回顾身后,发现自己还是种下了树的?[[OKR系统]]
- 我的知识树:
# 参考资料
- [[谈学习 跨学科思维]]
- [1.1 学习的目的是构建个人知识体系](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jc7ywbcwzdjm56b9hnremh99)
- [1.4 人类 Bok 与个人 Bok](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image_text/i_65b63b53e4b064a8cb1e53db?community_id=c_65b634d2dd106_nhCXKYc72308&product_id=course_2ba4aSp8cPi3TjgH1xc2GxANJ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