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视频学习、论文学习,属于一种小的知识体系
# inbox
# todo
# WHY
为什么要读科学新闻?
1. 相比专业的科研论文,科学新闻更容易懂,属于二手、三手[[信息|信息]]。
2. 之所以要用英语阅读是因为科学的主要研究资料是用英语写作的,即便母语不是英语的学者也会用英语发表。
# WHAT
科学新闻杂志:
- 《自然》
- 《科学》
- 《科学美国人》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结构生物学家。主要科研成果:
- 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93%E6%9E%84%E7%94%9F%E7%89%A9%E5%AD%A6)和[生物化学](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7%89%A9%E5%8C%96%E5%AD%A6)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2%BF%E7%98%A4%E5%8F%91%E7%94%9F&action=edit&redlink=1)和[细胞凋亡](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86%E8%83%9E%E5%87%8B%E4%BA%A1)的分子机制,集中于[肿瘤抑制因子](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2%BF%E7%98%A4%E6%8A%91%E5%88%B6%E5%9B%A0%E5%AD%90&action=edit&redlink=1)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B%86%E8%83%9E%E5%87%8B%E4%BA%A1%E8%B0%83%E8%8A%82%E8%9B%8B%E7%99%BD&action=edit&redlink=1)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 与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6%9C%E8%9B%8B%E7%99%BD)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 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HOW
1. 先搭建知识框架,了解文章主线逻辑,可以从“引言”部分开始,然后快速翻阅数据展示图。
2. 填补细节,一字一句地读“结果”和“讨论“:
1. 第一遍,一口气读完,不要纠结晦涩难懂的部分。
3. 对和自己相关的科研论文进行精读,不仅要理解内容,还要关联对自己的影响和启发,提出自己的观点([[阅读 阅读理解五步法]]的第五步)。
4. 与大活人讨论,阅读水平是循序渐进的,多与师兄、师姐或导师讨论,有助于进步。
5. 自发组织对于论文的讨论。
6. 批判性阅读,不要迷信权威,要时刻提醒自己高质量文章的三条金线:立场-证据-逻辑。
1. > “该论文的逻辑是否严谨、数据是否可靠、实验证据是否支持结论、你能否想出更好的实验、是否可以在此论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重要问题”。
7. 一般的学生满足于读懂、读透,优秀的学生会举一反三,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一篇文章,了解整个领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 HOW GOOD
是知识树学习法,阅读五步法的实例
# ref.
- [日报635 施一公:坚持阅读科学新闻,提高专业英文阅读能力](https://m.thepaper.cn/detail/22790807)
- [施一公:wikipedia词条](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hm2qtdk01wnr6vfpj358edtm)
- [饶毅: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hm2qtsmmrd82ga36983y3cry)(2011年施一公螺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arch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