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y
- OpenAI Progress
# what
- GPT-5
- 如果说 GPT-4 是本科生,那么 GPT-5 是专家级别的模型。
- Our smartest, fastest, most useful model yet, with ==built-in thinking== that puts ==expert-level== intelligence in everyone’s hands.
- all in one, 不再分推理模型和LLM。现在只有pro才能选择旧的模型。
- router路由模块:根据客户意图,或明确的提示“认真思考一下”来自行决定用哪个模型。
- GPT-5 包括哪些版本
- 
- gpt-5
- [[gpt-5-main]]
- [[gpt-5-main-mini]]:满血版降级的蒸馏版
- gpt-5-thinking
- [[gpt-5-thinking]]:可以视为满血版的[[o4]],API 不提供
- [[gpt-5-thinking-mini]]:推理模型降级后的蒸馏版
- [[gpt-thinking-nano]]: 面向开发者
- gpt-5-thinking-pro
- 并行工作,多个gpt-5-thinking一起工作
- API 不提供
- 指标
- 上下文窗口:40万,是 o3 的 2 倍
- 价格比 o3 便宜,比 4.5 便宜更多
- 幻觉降调了 1% 以下
- 一些有趣的点
- gpt-5 会让[[Deep Research]]再次伟大
- 大量使用==合成数据==,人类生成的数据全都训练完了
- 依旧卡脖子,API 不能调用
# how
## part2:gpt-5实战测试
对应的讲座时间段:40分~75分
### 逻辑与思考能力测试
- **关键测试题**:“医生是男孩的父亲,但说不能给儿子做手术”,只有**gpt-5 thinking**能正确回答为“父亲”,揭示其真正具备思考能力,而非“背答案”。
- **信息整合能力**:“梁启超的儿媳妇是谁?”,展示了thinking版本条理清晰、全面准确的信息整合能力,远超人类效率。
- **深度思考与推荐**:“最引人沉思的ai主题影视作品”,对比gpt-5、thinking、Pro三个版本的回答,展示了从基础推荐到主题分类、观影路线、深度讨论方向的层层递进,体现了不同版本智能的深度。
### Coding能力
- **观点**:Coding将成为人人必备的技能。
- **场景举例**:用几分钟时间生成一个本地网页APP,用于演示“立方体展开与折叠”,解决实际问题。
### 写作能力
- **观点**:gpt-5的文字质量超过了大部分读者的大脑分辨率和简中互联网信息质量。
- **与gpt-4.5对比**:
- gpt-4.5在语言的微妙之处(subtlety & nuances)上仍具优势,但价格昂贵且即将下线。
- gpt-5虽稍逊一筹,但已足够优秀,且潜力巨大。
- **测试案例**:
- **命题作文**:以余华风格写“鲁迅笔下的三个人”,展示了其不错的写作功底。
- **知识融合创作**:悼念gpt-4.5的文章,完美融合了用户提供的背景信息和想法。
### 其他能力测试
- **幽默与风格模仿**:能够精准模仿各种风格,指哪打哪。
- **复杂逻辑推理**:“38分改88分”的笑话,只有**gpt-5 thinking**能稳定答对。
- **图文理解**:“鸭子支持全聚德,鸡支持肯德基”的讽刺漫画,gpt-5的回答质量有可见提升。
- **数学能力**:
- **高考题**:不在话下。
- **小学几何题**(数三角形):普通版不行,但**gpt-5 thinking**具备抽象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解决。
## part3 当下的ai使用最佳实践
### gpt-5使用技巧
- **UI与设置**:
- **模型选择**:Pro用户可选择显示传统模型。
- **个性化**:新增“强调色”和多种“个性选择”(如毒舌、倾听者)。
- **功能细节**:
- **重试**:可让回答“更长”或“更简洁”。
- **Connectors**:打通Google Drive, Notion等个人数据,实现私人gpt。
- **不同版本区别**:
- **核心差异**:**上下文窗口**(免费8k,Plus/Pro 128k)。
- **Pro价值**:无限额、独享gpt-5 Pro、以及巨大的上下文窗口带来的知识管理和无限对话延展能力。
### “ai三人行”:多模型协同策略
- **个人实践**:同时订阅gpt、Gemini、Claude,每月花费约240美金。
- **黄仁勋的方法**:一个问题问三个ai,组成专家团。
- 三个模型同时放在桌面
# how good
## part4 时代反思与个人成长
### ai时代的人类处境

- **三个世界理论**:人与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世界一),但主观情感(世界二)和客观知识(世界三)的差异巨大。
- **行为分化**:少数人废寝忘食地拥抱ai,大多数人仍停留在惯性式的消费信息和娱乐。
- **对孩子的警示**:应试教育培养出的能力在ai面前相形见绌,家长有责任引导孩子面向未来学习。
### 知识与经验的悖论
- **问题**:知识唾手可得,但人类积累经验、培养能力的机会是否会减少?ai是否会消灭“学徒”角色,导致能力断层?
- **网络故障案例**:不懂RSSI、Noise等基础概念,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凸显了基础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 **解决方案**:**成为更强的学习者,实现指数式成长**。必须驾驭ai,将学习效率提升10倍以上。
### 核心结论
- **对gpt-5的态度**:不盲目吹捧,也不轻易否定,其价值在于实际应用。
- **方法论**:采用“ai三人行”的多模型协同策略。
- **个人选择**:终身学习是应对ai时代的唯一出路。
## part5 问答与互动
- **ai学习与疲劳**: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如使用Logseq),将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可以获得持续的正反馈和愉悦感(优质多巴胺)。
- **gpt-5与gpt-4.5的味道**:承认有心理因素,但强调gpt-5的质量已远超大多数信息源,足以产出“十万加”内容。
- **如何让孩子适应ai时代**:推荐《内驱式学习》,先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世界知识和内驱力,再引入ai工具。
- **工具选择(Logseq vs Obsidian)**:两个都用,Logseq更硬核、结构化,适合少数人;Obsidian更大众化。
- **会员订阅的必要性**:每月300元的投入,是对自己思维方式和未来能力的投资,通过实践会发现不同ai的巨大差异和价值。
- **ai写作的看法**:反对批量生产垃圾信息,提倡人与ai结对子,进行更高质量的思考和创作。
# Ref.
- [Introducing GPT](https://openai.com/index/introducing-gpt-5/)
- [GPT-5 is here](https://openai.com/gpt-5/)
- [gpt-system-card](https://openai.com/index/gpt-5-system-card/)
- [gpt5-system-card.pdf](https://cdn.openai.com/pdf/8124a3ce-ab78-4f06-96eb-49ea29ffb52f/gpt5-system-card-aug7.pdf)
- [聊一聊 GPT-5直播](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live_pc/pc/l_689574c3e4b0694c5b140411)
- [ai 三人行:效果最佳的 llm 多模型搭配方案(2025年8月版)](https://mp.weixin.qq.com/s/ha9MD2-G3rBQsZ8qLUPH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