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y # what - [[LLM的本质是自回归 transformer]] # how **自回归生成模型**(Autoregressive Generative Model)是一种生成式机器学习模型,其主要特点是基于当前已经生成的序列,逐步预测和生成下一个元素。这个机制非常类似于人类在语言交流或写作时的思考过程:根据已有的上下文信息,预测接下来可能的内容。 ### **自回归生成模型的核心概念** 1. **自回归性**: - 用错去的值预测未来值的统计方法。自回归模型意味着当前的输出依赖于之前的输出。例如,在语言建模中,生成当前词(或 token)的概率是基于已经生成的所有前面词的条件概率。 2. **生成式**: - 模型不仅用于理解(如分类任务),还能够生成新的数据。具体来说,模型通过依次预测下一个 token,直到生成一个完整的序列(例如一段文本)。 3. **逐步生成**: - 在实际运行中,自回归生成模型以一个起始 token 开始,逐步根据预测分布生成下一个 token,并将其加入序列,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如生成结束标志或达到最大长度)。 --- ### **自回归生成模型的机制** 在语言建模中,自回归生成模型会执行以下几个步骤: 1. **输入**: - 初始状态下,输入可能是一个特定的 prompt(例如:“今天的天气”)。 2. **条件概率计算**: - 基于已知的 prompt 或上下文,模型通过注意力机制和权重计算,生成每个可能 token 的概率分布。 3. **选择输出**: - 从概率分布中选择下一个 token。常见的选择方法包括: - **贪心搜索**:选择概率最大的 token。 - **随机采样**:根据概率随机选择。 - **温度调节**:控制生成结果的随机性。 - **Top-k 或 Top-p 策略**:选择有限的高概率候选。 4. **循环执行**: - 将生成的 token 添加到上下文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生成完成。 --- ### **与人类语言预测的类比** 人类在语言交流中,常常根据上下文预测接下来的内容。例如: - 当听到“今天的天气很”,我们可能预测“好”或“冷”。 - 这种预测基于我们对语境、语言规则和世界知识的综合理解。 自回归生成模型模仿了这一过程: - 通过对大规模数据的训练,它“记住”了语言结构和语义规则。 - 在生成过程中,它逐步预测并构建句子,与人类语言生成的渐进式特性相似。 --- ### **代表性模型** 自回归生成模型的典型例子包括: 1. **GPT 系列**(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 其核心任务是根据给定的文本上下文,逐步预测下一个 token。 - 使用 Transformer 的自注意力机制来建模上下文之间的复杂关系。 2. **Transformer 的自回归特性**: - Transformer 使用“掩码”机制,确保在预测第 \( i \) 个 token 时,模型只能看到前 \( i-1 \) 个 token。 --- ### **优缺点** #### 优点: - 生成流畅、连贯的文本,特别适合自然语言生成任务。 - 可直接应用于各种生成式任务,例如机器翻译、文本续写、对话生成等。 #### 缺点: - **延迟问题**:逐步生成的过程在生成长文本时可能较慢。 - **错误传播**:如果某一步生成了错误的 token,后续生成可能受到不良影响。 - **缺乏全局规划**:模型每一步只关注当前的上下文,而不总是生成具有全局一致性的内容。 --- ### **总结** 自回归生成模型是生成式 AI 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逐步预测下一个 token,模仿人类的语言生成过程。它是 ChatGPT、Bard 等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使其能够生成自然、连贯的文本内容。 # how good #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