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如何克服大脑偷懒模式(非理性脑)的咒语是什么?** 想要克服非理性脑先运转需要靠训练理性脑-学习,学习的魔法是积累。具体的过程是先把直觉模式的东西,通过理性模式慢速分析,把一个知识领域的知识弄懂,变得熟练后又可以变成节能模式的处理任务。 比如我在开始学车时,一个如何在两辆车之间完成路边停车的动作,我需要先记教练的步骤,然后再把步骤和车的方向盘和轮子的转动方向联系起来形成对步骤的理解,再在理解的情况下练习。熟练后就不需要了,大脑直接开启自动模式运行。 在学习中,具体的工具和操作流程为[[阅读 阅读理解五步法]]、[[明辨式思维]]。 **Q2:为什么积累更丰富的知识表征,形成更密集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克服大脑的偷懒模式?** 在一个领域中,对这个领域的概念进行丰富的认识和费曼式的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会产生关联,又有实际的例子、对比、类比和迁移,使得每个概念不再是孤立、抽象的随机的点,而是彼此联结成的[[BOK 知识网络]]。当大脑需要使用此相关领域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时,丰富的知识网络不会让非理性脑的节能模式接管,而且在大量调用[[长期记忆 LTP]]而不是全部使用工作记忆的模式下,还可以让大脑节能。 **Q3:所谓的粗心,根源是什么?** 粗心的根源是积累不足,知识网络稀疏,练习较少,没能达到自动化。 **Q4:课程提到通过丰富的表征和模式提取可以帮助理解复杂概念,例如“进位”和“借位”。请问这种方法对于学习其他学科(如语言、科学等)有何意义?** 相对于一个领域的知识网络编织得越密集,越能精确、快速的使用,不容易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