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角形模型 Q1:费曼语言学习的三角形模型,包括其中的三个部分和三条通路,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一门语言时,第一阶段 A是通过语音标记世界,通过大量的**语音与事物对应的词条**形成心理词典,积累概念量。语音输入可以通过绘本、分级读物、知识视频、动画片与日常的玩耍互动中获得。 学习语言的第二阶段B是从语音到书写、阅读的阶段。在有了A 阶段的语音词条储备后,可以开始学习认字,英文从学习字母开始,中文从学习笔画、部首开始。这个阶段大概在 5-6 岁时,因为太小的孩子无法理解**文字这种抽象符号**的意义。 B 阶段的辅助手段: - 引入拼读规则,总结一些字母组合在一起的发音,中文学笔画和部首 - 形成拆解意识:将单词拆解成最小单位,能够让孩子更注意到单词的内部构成,形成清晰的认识,防止字被看成整体的画面 第三阶段 C,通过自主阅读和书写积累心理词典 ![](https://image.harryrou.wiki/2023-12-22-CleanShot%202023-12-22%20at%2009.43.38%402x.png) #### 语义网络与发音规则 Q2:为什么在英语启蒙教育中,建立语音词条和心理词典比学习拼读规则更重要? 首先,我们的记忆和调取方式是[[学习五元素 主动参与 语义记忆]],而不是发音规则。例如,当听到发音 come,会联系到go, come here , come on, come to my office等有相关语义的单词,但不会因为 come 的发音联想到 overcome、calm。用中文举例,比如看到“颂”,会联系到歌颂、欢乐颂,但不会根据发音规则联想到“诉讼”。 其次自然拼读规则的用处是有限的,英语大概有 70% 的发音是有规律的,元音的发音是完全没有规律的。 所以像[单词力特战营](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column/p_591be30d43351_2F3s3lAp)课程应该算是一种总结,应放到什么阶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