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概念笔记的整理,阅读一本书后快速搭建这本书的 BOK2
- Breadcrumb:
# 概念阐释
三级笔记法是将一本书按照论点(主旨)-论据的逻辑构建,按照一级核心概念(树干)、二级次级概念(树枝)、三级具体事例(树叶)的分级展开的三纵列树状思维导图。
## why
- 弄清楚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加宝贵的是书中提供的事实、证据、数据等素材,因为这些具体的内容才是可以拿来使用的知识弹药库。
- 我们在阅读时需要进行文字符号与真实世界运作的画面进行来回转换,这个过程很容易被打断,非常考验注意力和工作记忆,所以三级笔记很好地弥补了脑子中的过程。
- 大纲能够更加宏观地看到全貌,避免了见木不见林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框架,很可能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只记得碎片信息和金句。
## how
在阅读时,用[[阅读 阅读理解五步法]]将划出的关键词整理为一级和二级条目。
- **一级条目**:**界定**根本问题的论题或者论点与用来解释问题需要的**核心概念**
- 记叙文:主题
- 论说文:论点
- 非虚构:论点+核心概念
- **二级条目**:建立概念框架,对核心概念的定义与展开说明,与核心概念相关的**次级概念**;
- 状物、人物、叙事的矛盾冲突;[[写作 记叙实例 叙事]]
- 展开说明包括举例、对比、关联、其他核心特征服务于矛盾冲突;[[写作 说明文 概念的认知框架]]
- **三级条目**:为证明概念所用的**实例、证据、数据、引用等事实层面的信息(具体事例)**;
- 记叙文:描写的具体事例和细节

# 实例
以《观念生物学》这本书为例
- 一级条目:生命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反馈回路
- 信息
- 调节器
- 反馈
- 二级条目:
- 序列编译
- 自我创建与维护
- 反馈回路
- 正反馈
- 负反馈
- 三级条目:
- 计算机与蒸汽机
# 相关内容
## 写不出的原因
1. 没有主题
2. 没有界定清楚概念,这样就很难举出例子
3. 没有具体事例,这样概念也很模糊
4. 不够具体、动态、不够聚焦于矛盾
## 三级笔记法的优势
- 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树林,掌握一本书的脉络;
- 避免读书快,忘得也快,用一个知识导图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展示出来,成为日后解决问题可以调用的弹药库;
- 我们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将画面转化成文字符号,再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画面地不停切换,这很容易打断工作记忆的加工,所以用三级笔记导图可以作为辅助。
## 三级笔记法与知识体系的关系
- 三级笔记法可以作为一本书的 BOK2,在读完书后整理一本书的知识框架;
- 三级笔记法也是一个砖块概念的笔记法,因为三级相当于说清楚[[费曼的笔记]];
- 三级笔记法、2w2h、主题研究的概念-思维模型-第一性原理,都是构建知识体系的框架,但什么时候用哪个,有没有本质的区别或者使用侧重点?还是说只是同一原理的不同命名?
- 是基于一个原理的不同命名
- 实例:在写 [[大语言模型并不是简单的文本生成器]]篇内容的时候,用 2w2h 和 三级笔记法列出了不同的大纲
# 参考资料
- [5.4 三级笔记法](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audio/a_65672e9be4b04c100fcafff5?community_id=c_63b3ecd315204_BvBI4JZz8205&product_id=course_2b5XvMO4cPMt6881qVsWNCS8i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