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 Breadcrumb:
# 概念阐释
推理是思考和写作的一部分,但并不占主要的比重,可以作为一种检验手段,检验观点的形成过程是否有漏洞:
- **逻辑推理**
- 演绎推理 deductive reasoning
- 从一般到特殊
- 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 = 结论
- 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 从特殊到一般
- 容易出错
- 例如:有的人不做工,而不是富人不做工
- 类比推理 analogy
- 基于相似性,不严格,逻辑上越不严格,大脑越轻松
- 例如:一个人骂另一个人,大黄是一只喜欢偷肉吃的贼猫。我看你就像大黄,所以你就是破坏分子。
- **非逻辑推理**
- 直觉intuition
- 情感emotion-based reasoning
- 信仰和偏见驱动的推理faith and bias-driven reasoning
# 实例
## 类比实例
- 《锦瑟》琴弦与音乐的关系,来类比人有限的身体与无限的心灵世界;
- 牛顿将月球的轨道运行周期和它同地球的距离,同在地球表面上一个物体在一秒内下落多远这种先前毫无关联两件事联系起来了;
## 三段论的反例
- 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动物。鸭嘴兽是哺乳动物。那么鸭嘴兽是胎生的。等一下!鸭嘴兽明明是下蛋的。说明“哺乳动物”不是完美的一成不变的范畴,这恰恰是揭示新知的开口。
## 警惕从已经证明的结论跳到未经证明的结论
- 从小猫早期的视觉剥夺实验中可以推论出视觉敏感期确实存在,但不能就此证明只要错过敏感期,就百分之百学不会某种技能。
> **推论是明辨式思维要仔细审视的模块,因为在推论的证据和能得出的结论之间,很容易发生问题。** 推论中,证据能支持什么,无法支持什么,能支持到何种程度,都需要仔细加以辨别。警惕从**有限证据一步跳跃到某个绝对的结论**,更要警惕三级跳,从**已经证明的结论,跳到其他未经证明的结论**。
# 相关内容
## 归纳和演绎
^9ac419
- 归纳:从一个个个别现象提炼出一个普遍的规律。(这个规律是真的吗?短小的论说文一般不会呈现归纳的过程,较长的、注重科学性客观性的文章更倚重归纳)
- 演绎:把一般规律应用到个别现象的分析上。(这个规律能够拟合你想分析的现象吗?)
## 三段论:检验前提
- 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推论的三圈层关系。写作时,如果三段论成立就可以写,如果能够推翻的反例太多就需要调整措辞,甚至重新立论。
- “所有生物都会死,人会死,苏格拉底会死” - 成立
- “富有的人/剥削阶级整日不作工,吃喝嫖赌,精神日益萎靡,身体日益退化。”
- 托尔斯泰富有,但每日学习,每日作工
- 达尔文富有,也每日学习,每日作工
- 所以这句话不太成立,需要修改措辞:”有的人整日不作工,吃喝嫖赌......“


# 参考资料
- [7.2.4.3 第四步 3. 推论](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audio/a_65b21dc0e4b064a8cb1d30b5?community_id=c_63b3ecd315204_BvBI4JZz8205&product_id=course_2bRKJtAl0X2o5JKRw8dEEZ3wEJ4)
- [6.3.1 Logos 逻辑力](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audio/a_658d4ecce4b0d3a962a3f4e8?community_id=c_63b3ecd315204_BvBI4JZz8205&product_id=course_2b5XvMO4cPMt6881qVsWNCS8iiv)
- [6.3.1.4 如何避免荒谬和淤塞](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audio/a_658d4ecee4b04c109aed3403?community_id=c_63b3ecd315204_BvBI4JZz8205&product_id=course_2b5XvMO4cPMt6881qVsWNCS8iiv)
- [论证要素 1:逻辑](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j7zdbcz1qzwsmkmat3wp5p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