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y - 人类有 32 个学科,中国的大学有 792 个专业。从如何购买护肤品、如何装修、如何育儿、到如何成为工作方面的专业人士。如果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判断力,很容易人云亦云了。最后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金钱和注意力。 - 因为脑子爱偷懒,所以我们习惯找到一个确定的、终极的答案,然后固守。或者喜欢给自己贴上一个不是天才的标签,然后把决定权交给陌生人。但这样的结果可能也会导致脱离真相,固守主观观点,或封印自己,无法进步。 - 所以掌握自己需要的知识树,对自己和孩子的人生负责是学习明辨式思维的原因。 ## what 五个步骤: - **第一步:[[明辨式思维 通过观察发现问题]]** - 1. 关于**问题**的自我提问: - 这个问题是关于情绪的、价值选择的、还是可以用事实来回答? - **第二步:搜集信息,形成基本概念** - 2. 关于**概念**的自我提问 - 这个问题涉及什么领域的概念或者概念框架(理论)? - 这是日常用语,直觉的观念?还是有具体指代和根据的概念?(是真概念还是表达某种价值观的伪概念) - 我是否清晰地表述了概念? - 如果是解题: - 之前有没有涉及相关概念的类似问题?能不能调整题目的概念,形成一个更适用的概念? - 题目中所有的概念都考虑到了吗? - 这一概念的定义是什么? - 3. 关于[[明辨式思维 搜集整理数据|数据]]的自我提问 - 我是否足够详尽全面地搜集了相关信息? - 可以找到什么事实/证据支撑? - 这些事实/数据/证据是否可以支撑这一观点?还是也可以有别的解读? - 我观察到的事实和问题,跟数据有什么相符或不符? - **第三步:对概念进行基本关联,形成初步对现象的解释模型** - 4. 关于[[学习五元素#^2020e3|解释模型]]的自我提问 - 这个解释模型多大程度上解释了观察到的现象? - 以这个解释模型能否预测现象的发展? - **第四步:用模型解释现象** - 5. 关于[[明辨式思维 论点|论点]]的自我检查 - 我的论点是什么? - 我的论点是否建立在清晰可靠的概念上? - 我的论点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 我的论点是否真的公正?还是为自己的立场(利益、情绪等)辩护? - 我有没有公正地考虑过其他人的看法?也许其他论点也有合理性? - 6. 关于[[明辨式思维 预设前提|预设前提]]的自我检查 - 有没有什么东西,我觉得是必然如此,天经地义的? - 这个天经地义的东西支撑着我的论点,那么它真的是绝对为真吗? - 7. 关于[[明辨式思维 推理]]的自我检查 - 这些数据、证据和事实,是怎么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的?(逻辑) - 同样的证据、数据,有没有可能得出其他的结论? - 是否有反例存在? - 第五步:在解释新现象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更新模型 - 8. 关于[[明辨式思维 影响]] 的自我提问 - 我的论点,如果被接受,会有哪些影响,包括我不一定乐于看到的? ## how - [[明辨式思维 实例 手机成瘾]] ## how good **Q3:为什么明辨式思维的第五步被看作是下一轮思考的开始?这个连续循环的过程对科学发现和理解有什么意义?** 在一轮思考结束后并不会停止在这个结论上,科学之所以一直在进步就是因为它从不固守一个稳固的、单一的结论。对于明辨式思维和科学来说,一次思考的终点也是下一次思考的起点。 明辨式思维的最后一步是为了克服我们喜欢固守一种解释模型的习惯,当遇到新的问题,而现有模型解释不通时我们就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明辨式思维五步法,对模型进行迭代,以适应新的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固守单一、稳固的结论。 ![](http://wechatapppro-1252524126.cdn.xiaoeknow.com/appDlhUKBqJ1468/image/default/cIHNcwt1706242780lT.png?imageView2/2/q/80%7CimageMogr2/ignore-error/1v) [7.2 什么是明辨式思维?需要经过几个步骤,具备几个基本模块?](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audio/a_65b21db8e4b04c10a127136d?community_id=c_63b3ecd315204_BvBI4JZz8205&product_id=course_2bRKJtAl0X2o5JKRw8dEEZ3wEJ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