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观点是怎么来的?如何寻找和筛选信息,得到更为客观的认识 - Breadcrumb: # 概念阐释 critical 被翻译成批判,但常见的理解,抬杠、找茬、批倒其实是误解,真正的意思是仔细审视、有序分析。明辨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即收集、筛选和审视证据,并进行合理分析的一套思考方法。 明辨式思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考工作方法?它与传统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技巧有何不同? - **明辨式思维**:明辨式思维是分析证据,从现象中发现规律的一套思考工作方法;直面的对象是真实的客观世界中的混沌与不确定性,从观察中自助发现问题,进行创新和研究。 - **传统解题思路和学习技巧**:教材给定清晰明确的概念体系和知识架构,给定研究主题,会做题、会考试,但是不会独立思考、独立研究。不能自己提出 why、what、how、what if这样的问题。 ## 小能熊给出的明辨式思维模型 批判性思维 = 立场 x 证据 x 逻辑 - 立场:在进行批判性思考时的观点和假设,如果立场有问题,无法进行批判性思维 - 证据:人类很难做到用事实和证据来做判断,更多时候是情感、[[简化思维]],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无法进行批判性思维 - 逻辑:在一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是推理的前提,有知识模型才能进行逻辑推理 # 实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内驱力 - 方法训练:科学思维、明辨式思维、阅读五步法 - 专业训练 # 相关内容 ## 对于学科学习,明辨式思维有帮助吗?在学科学习中的作用是什么? 在学科学习中,提取题目中的模式,将一个个概念进行关联,并对每一步保持审视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明辨式思维的过程。 明辨式思维是还原思考的过程,传统教育不提倡思考的过程,而是直接记住标准答案。但在[[学习五元素]]一章讲过,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都不如经过深度加工和意义关联的知识理解清晰。 比如考前复习的题目是一坨铁和一艘船哪个会尘,但考试的时候问圣女果和苹果哪个会沉,如果没有过独立思考与对知识的深度加工、语义关联可能就不会了。 ## 帮助启动和练习明辨式思维的基本问题类型 - 是什么,能否举例? - 为什么会这样? - 如何运转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 假如,那么?(如果换一个条件会怎样?) - 怎么分解? ## 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所谓博雅教育liberal arts,就是成为自由人。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和学习方法。 > 从那时开始,大学的角色慢慢转变成培养专业人才,为各领域专家的培养做铺垫。但是,博雅教育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和初衷,考虑的是整个人的建设,就如同“人文学科”原本就是关注个人存在的价值和使命,与职业如医生、律师、科学家或职业经理人并无关系。 > -《优秀的绵羊》 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在大学以前是鸡娃,什么事都不用管,一心刷题就好,等到大学时立刻摇身变成一个具有明辨是思维的青年。博雅教育相反的例子:把大学当成职业训练的技校。 # 参考资料 - [博雅教育-Wikipedia](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A%E9%9B%85%E6%95%99%E8%82%B2) - [7.1.1 受过教育能否等同于会思考?明辨式思维需要专门训练](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audio/a_65b21db5e4b064a8cb1d30a8?community_id=c_63b3ecd315204_BvBI4JZz8205&product_id=course_2bRKJtAl0X2o5JKRw8dEEZ3wEJ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