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驾驭情绪本能的能力
- Breadcrumb: 第一章 3.1 学习者需要怎样的支持——丰富模式
# 概念阐释
情绪智能指一个人的自我监控能力,限制冲动和本能的能力,共情与相互合作的能力。
# 实例
> 能够感知内心的潜流,理解和感知自己的深层动机,痛苦焦虑拖延的根源。
> 面对外部竞争的压力,心理功能发展得好的人会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会轻易的自卑或自大。
> 其实真正阻碍人实现目标的原因,大部分时候并非智商差异,而是“心盲”。因为难以**自我感知**和管理,而耗费太多时间在焦虑和迷茫上——“愁的比干的多”。
> 大部分学习等任务表现出众的人,往往有很好的自我感知能力,能自主调节情绪,善于跟自己对话,驾驭情绪。
# 相关内容
# 问题
Q1: 为什么强调人的学习是社会性的?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什么影响?
Q2:“自我发展”和“自我感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影响?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意识到这一点?
**Q3:在你的教育方式中,你是否有意识到你可能在无意中创建了一个“贫乏环境”?如果是,你会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 问题答案
Q1: 为什么强调人的学习是社会性的?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什么影响?
**人的贫乏模式**:和自我无关,只有课本和考试;
**人的丰富模式**:人与环境(自我、家庭、社会)丰富的交互。玩耍和互动是孩子学习的主业。在与其他孩子的玩耍中就会发展出更好的情绪智能。
- **限制冲动和本能**:几乎不限制,学习了这门课后意识到,从小几乎没有在冲动情绪上有过限制,但是走向社会就会碰壁,调整的过程也很痛苦;
- **共情和相互合作能力**:很弱。记忆中从小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玩儿,没有发展出很好的共情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也成为了成年后再来弥补的事情。
情绪智能好的人,善于自我对话,主动调节情绪,驾驭情绪,除了能够在工作中容易获得成功,也可以维持更幸福持久的婚姻、更好的亲子关系和健康的身体。
Q2:“自我发展”和“自我感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影响?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意识到这一点?
- **自我发展**:让孩子为自己负责,让ta自己去想,实现ta的想法,而不是“把妈让我做的”。任何孩子能开始做的都可以让ta尝试,从独立照顾自己开始。除了孩子,队友之间可能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我遇到问题,队友给出解决方法,我因为怕犯错而依赖她的解决办法,然后我会有种为什么总是你说的对的感受。虽然常常都是最后证明队友对了,我还她清白,但下次再来一个循环,我还是会想,为什么都是她对。所以破除这个死循环,我要为我的想法负责,队友不要急于告诉我该怎么做。
- **自我感知能力**:这方面我还可以,会有意识地的自我分析,寻找让自己痛苦、迷茫、焦虑的深层原因;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