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学习和知识的生理基础 - Breadcrumb: 2.2.3 条件反射的塑造力 # 概念阐释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 - if 摇铃铛,then 分泌唾液 - 经典条件作用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环境刺激,不会采取主动行动![]() - 没有主动探索,完全是外部环境影响 ![](http://wechatapppro-1252524126.cdn.xiaoeknow.com/appDlhUKBqJ1468/image/default/ciGwdxb1688273090yQ.png?imageView2/2/q/80%7CimageMogr2/ignore-error/1) #### 如何建立学习的正面强化 - 从生理和心理交互,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中得到正反馈,得到正反馈越多的事越热爱; - 不要把自己的高压、焦虑、恐惧转移给孩子; - 家长对知识和未知抱着开放和好奇的态度,容错度高; - 接受孩子的现状,根据ta的状态设置符合ta的脚手架; - 尽可能做一个好的引导者,将困难的任务拆分到孩子可以执行的地步,将陌生知识与ta熟悉和理解的事物相关联; # 实例 - 价值偏好:你喜欢什么、热爱什么,做得好的,得到正反馈多的就是价值偏好;(一直夸孩子游戏打得好,能不喜欢打游戏吗?) # 相关内容 #### 与我何干 柏拉图提出“所有学习都有情绪基础。” 我们的学习被我们的情绪影响,我们的情绪被周围的环境影响,要和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交互,和家庭、社会环境交互**。在交互的过程中,那些得到“正反馈”的事情胜出,获得学习者的渴望和热爱,得到“负反馈”的事让人感到恐惧和无聊。 > 对待知识和未知抱着开放和好奇的态度,会认真思考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探索路径。对待错误,容错度高,不会焦虑和打压,而是建设性解决问题。一家人经常一起玩数学游戏等需要积极动脑的游戏,例如一人说概念,其他人解释这个科学名词等等,将求知融入到生活的乐趣和亲子互动中。充满正向反馈的环境,会塑造个体的态度。如果遇到学习困难,可以试着排除一下,看在我们的环境里,是否存在伴随学习,伴随未知和不确定性,存在焦虑,恐惧和抗拒的态度。 负面强化特别容易来自于家长的“无形“影响,家长的焦虑和恐惧很容易被孩子感受到,家长紧张,孩子容易出错,家长在焦虑时容易紧盯目标,并要求娃达到目标,而孩子真正的水平和热爱没有得到共同注意。 我从小学到初中在学习上一直是非常自卑的状态,成绩一直不好,所以后面干脆自认为就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到了高中、大学开始意识到要学习,但也因为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将就毕业。 但加入小能熊后,环境给到我很多正反馈,熊友、陈老师、Savage;队友在家庭中给到我很多正反馈;我也因为学习看到了自身变化,也是正反馈。到今年出去玩儿时发现,如果今天没有学习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就和健身的人太久不动就觉得很难受一样🤣。每天学习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成年人如何爱上读书和运动,发现自己有了变化可能是最强烈的正反馈,会更加喜欢这件事情,再及时接上稍微有挑战的脚手架,让自己持续喜欢。 我虽没有娃,但我已感受到了我在娃的学习方面可能会出问题,因为我有种自己失去的不想娃失去的心理,可能会变成焦虑,这节课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醒。**(我有没有?如果有如何改进?)** 对待张浩的问题感觉很像,不能让他对「周会」和与我工作形成负反馈。我的高压与焦虑(事情为什么总完不成)如果传达给他,他会更恐惧,会更加做不好。所以要**尽可能做一个好的引导者,将困难的任务拆分到孩子可以执行的地步,将陌生知识与ta熟悉和理解的事物相关联。** # 问题 # 问题答案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