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 Breadcrumb: # 概念阐释 ## 穿插练习的原理 **分解任务**与穿插练习是一体两面。穿插练习有效的前提是**对单项技能有了清晰的分解和大量的练习后**,再去穿插练习。 > 德尔布里奇(Delbridge, 2001)将多任务定义为“在不同任务间频繁转换”。 - 多任务:分解动作、单项击破,对每项任务进行集中练习; > 多任务切换的前提是需要区分出不同的任务,没有区分,模模糊糊,就会混成一个模糊任务,而不是多个清晰的任务; - 频繁转换:将单项任务随机穿插到不同的问题场景中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 频繁转换。也就是让大脑不得不不断在相关、相似,实际却不同的任务间切换,迫使大脑不断地主动地进行区分、比较和分别提取。每当大脑被迫脱离自动运行的舒适轨道,被迫多做一步的时候,就会开启学习机制。 # 实例 编程学习的卡组为例: 1. 掌握知识的概念的卡片 2. 用概念解答问题的问题卡片 3. 用单项练习解决一个具体的练习题卡片 练习写字: - 专项:横竖撇捺点 - 穿插:组合成字 练习乘除法 - 专项:练习乘法和除法(用[[学习五元素 V丰富模式]]来建立脑内模型) - 练习:混合乘除法解决具体的问题 学习五笔打字法: - 专项:学习字根 - 练习:熟练的敲打出字 考卷: 考卷本身是综合的穿插练习,用考卷发现问题,进行专项突破,再用考卷考察自己。 # 相关内容 # 问题 为什么要做穿插练习? # 问题答案 - 避免重复机械造成的小和尚念经(避免只做专项练习),用不同的练习穿插来迫使大脑持续保持高度的[[学习五元素 注意力系统2 方向性注意力]]。 - 能够解决具体问题,让学习更加符合实际运用 - [[孩子天生爱学习 合意困难]] vs 集中练习 - 穿插练习能够让知识巩固得更加牢固; - 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而逼迫大脑多做一步,多做一些额外的付出,这样会带来额外的好处;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一个概念,创建更加完善的心里表征 - 对应Anki的卡片制作,用真实使用的场景创建2-3个卡片类型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