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 Breadcrumb: 第三章第2节Q6Q7 # 概念阐释 方向性注意力就像是舞台上的一盏射灯,光源所及之处是看得到的(被注意到),其他地方都是黑暗(注意不到)。方向性注意力的两个特点: - 方向性注意力容易被引导 - 注意力很有限,一次只能注意到一两件事 - 方向性注意力的光照范围也取决于[[长期记忆 LTP]]的体量。 # 实例 # 相关内容 孩子不会引导自己的注意力,所以需要[[学习五元素 元素2 共同注意]],即有时候大人跟随孩子的注意力,有时候孩子被大人引导注意力,总之要大人和孩子在一个频率下才能做到共同注意。 其次是可以通过会引导孩子注意力的书籍,比如《Little Kid’s First Big Book of Things That Go》或者是《妈妈看》注意到儿童书籍。 如果还是觉得读的书不能提起兴趣,激发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用感兴趣的配套动画片来辅助,为了避免看个热闹,要用英文字母+配套读物+定期回复的方法执行。 ## 如何克服“车前灯注意力的局限” - [[VISA大法]]:如何通过[[学习五元素 V丰富模式|丰富模式]]、[[I穿插练习1]]、[[A主动提取 1]]来不断切换,逼迫大脑保持注意;(本章Q15详细讲) - 循环反馈:通过[[学习五步法]],从输入到用输出检验结果,这时就会发现没懂的地方,于是再回去查资料。因为方向性注意力一次能够注意到的区域是有限的,所以才定可一个材料听10遍,不要10个材料听一遍; - 阅读五步法:在阅读时用关键词、关键词串和对立项,再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费曼,相当于做[[知识砖块]]的过程。如果费曼不出说明没掌握,再回炉学习材料; - 明辨式写作:整个写作过程包括提出假设、搜集信息、建立概念框架、整合迭代、形成观点等等。整个过程全凭脑子想,注意力是跟不上的,所以要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一步步完成,才能抓住注意力,不偏离主题; # 问题 **1. 作为成年人,你有没有注意力很集中,或者难以集中的体验?** **2. 有没有孩子会特别注意某些地方的例子?** **3. 有无改善注意力和思维持久度的方法和经验?** # 问题答案 **1. 作为成年人,你有没有注意力很集中,或者难以集中的体验?** 对于不想做或很难完成的任务就会注意力不能集中,这里摸摸,那里摸摸就是坐不下去。比如写做到文,一般都是周六早上开始写,但是一坐到书桌前脑子里就一片空白,觉得很难,这时候可能就离开书桌干别的去了。后面调整了写作方案,用平时积累的「自我对话」卡片,从梳理卡片开始,寻找主题,编写写作大纲,再开始按照大纲填充内容,这样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了。 注意力很集中的例子是小时候画画,画画很容易专注。记得有年暑假,两个姐姐来家里玩,我们一早就在桌子上铺好画纸准备“创作”😂,然后各画各的,大家都不说话,等完成“大作“之后发现已经是夕阳,我们仨都饿晕啦。 **2. 有没有孩子会特别注意某些地方的例子?** 我还是说我的例子。最近在学习摄影知识的时候发现,毫不了解的知识是会被自动忽略掉的。比如在根据一本书学习焦距这一概念中提及到的视角,因为我不了解什么是视角,所以在学习焦距的时候只关注了焦距的长短,这样显然没有理解到位。后来之所以注意到是看了他人的笔记,可以说这个笔记很好地”引导“了我理解视角。但我的疑问是我们怎样才能在阅读时注意到这些不理解、容易忽视的重要信息呢?通过用[[阅读五步法]]? **3. 有无改善注意力和思维持久度的方法和经验?** 读书的概念不理解的反馈和写作过程的拆解就是在改善注意力。做obsidian笔记是改善注意力和让思维持续关注主题的学习方法。 1. 在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从输入到费曼的过程,要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学了一个什么知识点。 2. 笔记的模板让我可以关注这个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模式地理解。 3. 在Anki里刷卡和平时都实践中会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再回头看做过的笔记,补充学习资料,补充笔记,让自己的这部分知识可以“生长”和有迹可循,而不是向从前那样每次都像白纸一样重零开始。 4. 笔记在积累到一定数量后会发现相互关联的概念,从而形成[[BOK 知识网络]] 5. 再通过大纲软件将笔记梳理成知识体系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