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为什么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不同的孩子接受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如何提升孩子的学
- Breadcrumb: 第三章 Q13
# 概念阐释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以前被称为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有 2 个特点:维持时间短,通常只有 18 秒,储存空间有限,一次只能记住7±2个信息。
## 工作记忆的功能
- 大脑的信息加工区:
- 理解发生在大脑的工作记忆区,是大脑的思考空间;
- 理解的过程就是把外部信息、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和思考时火花一起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加工处理;
- 但是信息经过初步加工,神经元放电,但没有形成物质层面的牢固的[[孩子天生爱学习 突触|突触]]联结,所以只是短暂地留下了痕迹;所以还需要通过记忆巩固,将知识储存到[[认知心理学 长时记忆]]中。
# 实例
恐龙bingo游戏,规则是快速找到48种恐龙的名称。小树之所以处理得快是因为她的长期记忆中已经有了**成体系**的恐龙背景知识。蜥脚型亚目,兽脚形亚目好比这个知识体系的文件柜,目下面的属和类相当于抽屉。48种恐龙的名称会迅速被归类,工作记忆只需处理那些不能归类的恐龙。所以结果是:小树玩儿这个游戏时处理得非常快。
我觉得自己在学习「学习五步法」的过程就是丰富模式,多渠道反复印证、反复提取。从「学习之道」开始,到Anki和Obsidian训练营,再到平时的使用经验,现在在学的学习五元素是更加底层的原理,即为什么学习五步法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 相关内容
## 为什么每个人接收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
- 阅读量大,某一主题的背景知识越多,处理新学的信息时就会更快;
- 长期记忆的储备越多,越能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新的信息**越容易被注意到,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
- 所以要进行[[研究|主题阅读]]和画知识树。
- 知识体系越完善,对新的信息就可以进行组块化处理,用意义关联起来,实现自动化提取,而工作记忆只需安排更少的新信息,搜索路径,就不会过载。


**2. 如何提升工作记忆?**
1. [[学习五元素 V丰富模式]],通过多渠道对问题进行反复印证,反复提取,积累越多背景知识越能提高信息的分类能力。相反[[认知负荷]]
2. 保护注意力,不要习惯于总是过度刺激或快速多巴胺奖赏的娱乐中。
3. 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提取可以提升注意力和记忆能力。
# 参考资料
- [3.4 费曼大法 - 上:知识砖块](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je4nmdpzpkdb954k0wvf0q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