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 Breadcrumb:
# 概念阐释
4. **What if** ( it is true/false/different in a certain way) 如果某个关联是真的/假的,会怎样?如果改变了某个条件,会怎样?有没有反例可以证伪?
what if 的主要**目的**是练习对某一个概念是否到了真正理解的程度,改变某个条件,练习模式提取和迁移能力。
# 实例
## 打开脑洞
小朋友都喜欢打开脑洞,奇思妙想的问题,这时候如果家长还是扮演“无知者”的角色,用前 3 种聊天句型来启发孩子输出,他们就会调用所有学过的知识来回答问题。这是一种非常棒的主动输出练习。
## 反诘的思维方式
fǎn jié 质疑的思维方式。人类天生喜欢证明什么是正确的、已知的、认为我方的是正确的,而对陌生的、对方的感到排斥。但 what if 句型可以让我们跳出自身立场,用客观的立场、证据和逻辑推理来判断真假。这和[[喜欢、热爱倾向]]、[[谈心理学 讨厌、憎恨倾向]]也有关系,很难客观。
在[[babies 宝宝的第一年(2020)]]纪录片里也有类似这的实验,被试是刚出生几个月大的婴儿。
- 实验一:让婴儿看一个分别由三角形、方形和圆形扮演的小情节。其中方形要爬一个坡,但是怎么也爬不上去。方形是帮助者,帮它爬上了坡。三角形是阻止者,会把爬到一半的方形退下小坡。研究人员表演完后让婴儿选择更喜欢三角形还是圆形?几乎所有婴儿都选择了圆形。
- 实验二:在表演木偶剧前,给婴儿两种食物,饼干和四季豆,让他们选择喜欢吃哪一种。然后研究人员会让布偶喜欢和婴儿一样的饼干,或者不一样的四季豆。接着还是演一段帮助布偶和不帮助布偶的情节。最后大部分婴儿都会选择喜欢那个和他们一样,喜欢吃饼干的布偶。
- 华生选择任务:这项逻辑推理实验证明了人们在测试假设时更加倾向于证实信息而非反驳该假设的信息,这种倾向被称为证实偏误confirmation bias。
- 给出四张卡片A、K、4、7
- 证明:如果一张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则另一面必须是偶数
- 证实:翻开 A,看反面是否为偶数
- 反驳假设:翻开 7,看是否为辅音,如果是则假设成立;如果不是,假设不成立;
# 相关内容

# 参考资料


- [4.3.3 口语训练方法3 聊天五大句型 4](https://www.candobear.com/p/t_pc/course_pc_detail/audio/a_653fa05be4b0694ce9f0d647?product_id=c_63b3ecd315204_BvBI4JZz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