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涉及心理学的普世智慧考量的关系之密切,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 以偷窃为例。如果(A)偷窃非常容易,而且(B)被抓住了也不用受惩罚,那么世界上有许多人将会变成小偷。 一旦他们开始偷窃,一贯性原则[[谈心理学 不一致性倾向]]——这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将会很快和有利偷窃的环境结合起来,**促使他们养成偷窃的习惯**。所以**如果你们经营一家公司,由于你们的管理不善,导致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盗窃公司的财产,那么你们就给那些替你们工作的人造成了极大的道德伤害**。 这个道理也很明显。创建一套严密防止欺诈的管理系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话,你们就会亲手毁掉你们的公司,因为**人们既然能够不受惩罚地偷窃,就会拥有一种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认为糟糕的行为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如果别人那么做了,你就知道至少有两种心理学原则产生了作用:「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和「社会认同。」** 不仅如此,发挥作用的还有“**谢皮科效应**”:假如总体的社会风气很坏,许多人因此而获得利益,你们要是想对此吹响警笛,他们就会反对你们,变成危险的敌人。 漠视这些原则、容许作恶是非常危险的。强大的心理力量会造成很多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