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y
- 目标一定要和结果对齐,否则很容易偏离轨道。(生活部分的目标设定对于公司也可以用。)
# what
- 建造、改进任何机构的高层次原则:
- **10.1 从高层次俯视你的机器和你自己**
- a. 把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如果结果偏离就要对机器进行**诊断**,找出是机器的设计出了问题,还是操作机器的人出了问题。
- **样本量**决定了挖掘问题的准确度。
- b. 出色的管理者不是哲学家、演艺人士、实干家、艺术家,而应当是一位**工程师**。
- 把机构当做一台机器,定期进行维护和改进。
- ==设计流程、如何运作、如何诊断评估。==
- **创造力**对于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职位越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越重要。 [[认知能力模型 a stairway model of cognition abilities]]
- c. **制定量化评价工具**。==仪表盘上能够提供数字、报警机制,这样进行的评价才能客观,也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 ==为了了解事物进展而需要回答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
- 证据需要一定的量才能反映现实,找到规律,但还是会有结论出错的时候。
- d. **把注意力放在建造和管理机器上**
- 不要被各种琐碎的事情、突然的事情,占据了重要事情的时间和精力。[[OKR]]、[[四象限]]、[[三件事]]、[[5 分钟最小行动]]可以帮助我们聚焦目标。
- **10.2 应对每个问题的手段都要服务于两种目的**
- 让你能够更接近目标 #s3-★★★☆☆
- 对机器和人进行培训和测试 #s5-★★★★★ 第二个目标远远重要于第一个
- a. 对经历的每件事情进行[[复盘]],总结[[经验集]],对此类问题形成妥善的应对方案。
- b. 如果出现问题,要进行两个层面的讨论:
- 机器层面:该结果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 解决方案:下一步如何应对。==不要仅仅考虑这一条,因为没有挖掘背后的本质,没有宏观视角。==
- c. **制定规则**时要讲清楚背后的原则。要让大家理解 why,否则很可能敷衍了事,或者”做给领导看“。
- 规则要有较高的道德标准,让员工感到有责任严格遵守。
- d. **政策是原则的延伸**:
- 政策是解决方案,要基于根深蒂固的原则。有的原则重要,有的则没那么重要,但都会决定政策。
- 政策就像法律一样,是公司不可随便修改和无视的东西。
- 如有对政策持反对意见的员工,应起草一份新的政策建议,上报给公司进行讨论。
- **10.3 了解管理、微观管理和不管理的区别**
- ==出色的管理者重视协调,而非亲力亲为==
- > 出色的管理者的标志是他不必亲自做任何事。管理者应视自己陷入细枝末节为不良信号。
- 微观管理者则事无巨细向下属交代任务,甚至替他们完成
- 不管理的意思是你完全不知道员工都在干嘛
- a. ==管理者必须确保自己负责的领域运转有效==
- 把员工管理好:优秀 #s5-★★★★★
- 下沉去做本来不该你做的,但下属做不好的工作:说明对员工和机器的设计需要做出改变了 #s2-★★☆☆☆
- 把管理不好的事情交给上级管理: 很艰难,但是有必要 #s4-★★★★☆
- b. 管理员工就像**一起滑雪(收集数据)**,要密切关注,在实际工作中评价下属的优缺点。通过[[gradient descent 梯度下降]]慢慢知道哪些事情能够独立完成,哪些不能。
- **10.4 了解员工及其工作的动力,因为人是你最重要的资源**
- 对每个人的[[价值观、能力、技艺]]进行完整的评估,==这些素质是一个人行为的真正动力。== 这是**一起滑雪的总结评估阶段**,目的也是为了了解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不适合。
- 对员工的评估要随员工的变化而变化。
- a. 对关键员工要进行详细了解,敦促他们讲出==困扰自身==的事情,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会涉及到一个人的价值观。
- b. 对员工的信心来自于对他们的了解,而不是”我相信你“这样的赌博式方式,也不是随意的猜测,要基于[[棒球卡]]。
- **10.5 明确职责**
- 职责要明确到人,记住谁负责什么,出了问题,也要明确到人。
- 防止角色错位,这会导致让错误的人承担错误的事情,对员工不好,对改善绩效也没有好处。
- **10.6 深入探究你的机器,以了解你能从它那里期待什么**
- 要经常问责下属,问责的意思是:==询问他们对自己做的事情的责任是否清楚,确保他们能够揭示问题和错误。==
- 下属同样也可以问责你,这样你也会得到提升。
- a. 要对下属、流程和问题有足够的了解,否则很容易清新别人讲给你的故事和各种借口。
- b. 定期要和员工进行==高质量==的交流和讨论。
- c. 用[[每日更新]]来了解团队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 g. 对员工的给出的答案要进行批判式的思考。
- h. 要注意员工的用词==“我们”==,这里可能会有某个人要逃避错误。
- i. 要让问责过程透明
- j. 欢迎下属问责你,但是千万不要被低层次的情绪控制,保持理性,认真分析对方提出的问题。
- k. 人人都有[[思维盲点]],这会导致沟通不畅,就好像你对没有嗅觉的人解释玫瑰花的味道。
- l.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因为:
- 小问题可能是潜在大问题的征兆
- 解决小分歧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分歧
- 要经常指出问题,并且直面问题,否则时间越久,问题越多,就会留下非常大的风险漏洞
- 随手捡起垃圾,总好过要绕过或踩过来穿过房间
- **10.7 向公司的拥有者那样思考,要求你的同事也这样做**
- 例如让他们觉得是在花自己的钱
- 休假也不应该忘记责任
- 强迫员工和自己做==困难的事==,这是自然法则,想要保持强壮,就必须坚持锻炼。
- **10.8 承认并应对好关键人物风险**
- 核心职位要有替代人选降低企业风险
- **10.9 不要对所有人同等对待,要合理对待,有所区别**
- 有区别的对待才是对彼此公平的方式
- 别轻易被迫让步,不要对你坚持的原则、价值观让步。
- 关心员工
- **10.10 [[领到力]]**
- 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能够带领团队进行讨论和分歧的务实。
- 最有效的领导者的工作目的:
- 开明地寻找最佳答案;
- 带领他人一道进行寻找。
- 实现一起学习、求取共识的局面。
- a. 问问题并不是弱者的表现,反而是变强和果断的前提。
- b. 不要在乎员工是不是喜欢你,认不认同你,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希望别人认同他们的观点,重要的是在做决策的时候是否符合==逻辑、证据和客观立场==。
- c. 不要总是发号施令,让别人服从你。要尽可能地让对方理解,以达成共识。服从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自我,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 **10.11 确保你和你的员工都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也欢迎别人监督你负起责任**
- 人们往往倾向于做喜欢的事,而不是该做的事,这一点可以用[[OKR]]来把控。
- 预期要明确表达,不要指望对方不说自明。
- 避免下沉去做下属要做的事,这说明要么机器出了问题,要么人出了问题。
- ==当心下属混淆目标和任务。简单的测试办法是问:“目标xxx 进展的如何,好的回答是先给出整体进展的总体情况,再说任务来支持论证。只见任务的人只会回答任务的完成情况。”==
- ==当心理论上应当。==要找相关领域有成功经验的(至少三次)具有可信度的人来执行。
# how
- 管理者就是要对你负责的==所有事情==进行调查摸底,发现可疑信号,可以通过以下工具来得出客观的考核数据:
- [[问题日志]]
- [[量化指标]]
- [[每日更新]]
- [[检查清单]]
# how good
#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