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决策的最大阻力是情绪化,在有情绪的时候不要做任何决策,更不要直接行动。
能做的最重要决定之一就是决定 **问谁**,问错人不如不问。
观点很廉价,分清他人在表述观点还是在阐述事实。
> 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东西需要以足够快的速度不断改善,超越平凡,走向卓越。
## 决策过程分两步:先了解,后决定
- What:相关事实是什么
- Why:事实背后的因果关系
- How:根据事实给出行动计划
- 反复权衡不同的可能性,为的是实现目标
- How good:决策是否对后续结果,再后续结果都有好处?
## 如何做好了解
对现实形成准确、完整的认识需要综合分析
### 点: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
- 对于每天接踵而来的信息,筛选**重要性**,处理和担忧重要的事情
- 所有的信息都是眼前发生的最大,过后看没什么,有时候可以**过段时间再做决定**
- 不要**夸大新东西**的好处,需要给充分的时间来证明
- 不要对一个点 **过度分析细节**
### 线:综合分析变化中的形势
- 
- 
- **谨记2/8法则**:从20%的信息中获得80%的价值,同理,想获得最后20%的价值需要80%的努力。
- **不要做完美主义者**:抓大放小,总是花时间盯着边缘性微小因素会影响对重要因素的考虑,而且边际收益有限。
- 不必过于精确:快速看到**各个点之间的关系**(画导图、大纲);关注大概率,不要总是盯着例外,而看不到**常规**。
- 关注事物改变的 **速度**和**水平**的比例,几个月从40分进步到50分,虽然又在进步,但水平仍然很差。
- 综合分析不同的点在一段时间内的相互关系,需要搜集、分析和识别不同类型的信息
### 面:综合考虑多个层级
- 基线以上为「要点」,基线以下为「细节」
- 高层次与低层次要保持一致
- 任何问题都存在很多层,要清楚自己分析的是哪一层
- 从不同层次看事物,有意识地在各个层次之间切换,不要太随意,也不要只陷入一个问题之中
#### 不同层次的实力
就像Obsidian笔记,有链接图、页内大纲、文件分类、内容本身,都是笔记的不同层次。
## 决策方式
一般存在两种决策方式,以证据和逻辑为基础的由大脑皮层控制,以潜意识和情绪为基础的由原始脑控制。更好的决策是以证据和逻辑为基础的决策。
- 计算发生概率:奖励x成功率 >= 惩罚x失败率,只要有承担损失的能力,即便失败的可能性很高也值得一试。
- 押错的成本很低,奖励却很高也值得尝试;同理,患上癌症的概率很低,但做体检总没坏处
- 成功率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 知道什么时候不去押注和知道什么时候押注同等重要
- “发现一点问题就反对某事,而不合理权衡所有的优缺点。这样的人通常不善于决策”
## [[将决策归结为原则]]
## 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