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于**一九三二**年的《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国内外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这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完全沦为驯顺的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继《美丽新世界》这部寓言小说杰作之后,赫胥黎又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在这部雄辩的作品中,作者运用其丰富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比较了现代社会与他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构想的寓言性图景的方方面面,像**人口过剩、宣传和洗脑以及化学劝诱**等,认为他早年悲观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本书将赫胥黎这两部最经典的名著全部收入。 # 检查清单 - [x] 豆瓣短评 - [ ] 文章分享 - [x] 家人、朋友分享 # why -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与我何干? - 出于好奇 # what - 自己的理解 - 新世界的痛苦来自于太过于稳定(集体、身份、稳定),人已经被剥夺了痛苦,没有痛苦何来反思,人生的意义为何呢?痛苦吗?来点 soma,死亡痛苦吗?不会有衰老,到临终前再来点 soma。爱情痛苦吗?不需要,因为在新世界里没有爱情,也没有幸福。旧世界的痛苦来自于无序,但痛苦至少让我们有反思,这也是人的权利,不能被剥夺啊。 - 参观: - 批量生产,效益最大化; - 把人按照工具来培养; - 工具人 - 如何消费都设计好的 - 固定等级,且写在基因里,永远不可能改变; - 人口计划中心:出生的意义就已经被设定好,作为社会某一工种而生,不会有阶级变动的“痛苦”,也不会有能力不匹配的“痛苦”,例如最底层的有智力缺陷的艾普斯隆,不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体力劳动,因此而感到累或低人一等。 - 情感: - 将情感阈值无限趋近于 0 - 压抑一切情感,蔑视,甚至觉得人类情感是敌人、肮脏的东西(爱情、亲情) - 母亲是侮辱的词汇 - 只有低级趣味,新世界的快乐都是低级的快乐 # how # how good # inbox # todo # ref. - [Wikipedia-美丽新世界](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jd6npmt4s2dsv9hhdept2cey) - [savage 解读](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7b645f1e823e72d38731da?s=eyJ1IjoiNjIwZjVkMzFlZGNlNjcxMDRhZDM2ZmEwIiwiZCI6MX0%3D) # related. #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