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ive: - Breadcrumb: # 概念阐释 统一资源定位符。最初是由蒂姆·伯纳斯-李发明用来作为万维网的地址,现在它已经被万维网联盟编制为因特网标准RFC 1738。 统一资源定位符的标准格式如下: `[协议类型]://[服务器地址]:[端口号]/[资源层级UNIX文件路径][文件名]?[查询]#[片段ID]` 统一资源定位符的完整格式如下: `[协议类型]://[访问资源需要的凭证信息]@[服务器地址]:[端口号]/[资源层级UNIX文件路径][文件名]?[查询]#[片段ID]` - 传送协议:[[HTTP]] - 层级URL标记符号`//` - 访问资源需要的凭证信息(可省略) - [[服务器]](通常为[[域名]],对应的IP地址) - 端口号(http为80,https为443可省略,NAS需要) - 路径:(以“/”字符区别路径中的每一个目录名称) - 查询(GET模式的窗体参数,以“?”字符为起点,每个参数以“&”隔开,再以“=”分开参数名称与资料,通常以UTF-8的URL编码,避开字符冲突的问题) - 片段(以“#”字符为起点) # 实例 以`“https://zh.wikipedia.org:443/w/index.php?title=随机页面”`为例,其中: 1. **https**,是协议; 2. **zh.wikipedia.org**,是服务器; 3. **443**,是服务器上的网络端口号; 4. **/w/index.php**,是路径;用于标识要加载并显示给用户的特定资源或页面。这就是[[React Router|路由]]开始的地方。 5. **?title=Special:随机页面**,可选的查询字符串Query parameters(例如。`?search=node`),它出现在“?”之后,并为参数赋值。查询字符串的常见用途包括搜索参数和筛选器。 # 相关内容 Google 查询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codecademy`,查询参数q后的值就是搜索框里的值。 # 参考资料 - [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