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at
是指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为了获取当期收入而发生的、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制造成本)的一切费用。它们 **不随着产品存货的增加而被“资本化”**,而是在发生的会计期间直接计入损益表([[利润表]]),用来匹配当期实现的营业收入。
$期间费用 = 总支出-销售成本$
# how
### 主要构成
| 费用类别 | 典型内容 | 特点 |
| -------- | --------------------------------- | ----------- |
| **销售费用** | 推广、广告、佣金、展会、包装及运输、售后服务等 | 直接支持销售与市场开拓 |
| **管理费用** | 行政管理人员薪酬、办公费、差旅费、折旧摊销、专业服务费、工会经费等 | 保障企业运营与内部管理 |
| **研发费用** | 研发人员薪酬、实验材料、研发设备折旧、测试费等(若未资本化) | 用于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
| **财务费用** | 利息支出、汇兑损益、融资手续费等 | 与资金取得和占用相关 |
在制造型企业中,你经常看到“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四大类合计,即为**期间费用总额**。
### 与[[毛利#^654fc3|制造成本]]的区别
| 项目 | 期间费用 | 制造成本(COGS) |
| ----------- | ----------- | -------------- |
| **归属** | 当期损益 | 产品成本(存货),随销售结转 |
| **是否随存货转移** | 否 | 是 |
| **受产量波动影响** | 很小(偏固定/半固定) | 明显(变动性更高) |
| **典型科目** | 行政薪酬、广告、差旅 |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
| **管理重点** | 预算控制、效率评估 | 生产效率、材料浪费、工艺改进 |
# why
### 为什么要关注期间费用?
1. **衡量经营效率**
期间费用率 = 期间费用 ÷ 销售收入
- 过高 → “养团队、养系统”成本过重,可能吃掉毛利
- 过低 → 市场投入或管理支持不足,影响后续增长
2. **利润杠杆**
期间费用多为固定或半固定成本(如管理人员工资、折旧),一旦收入放量,摊薄后可快速提升净利润;反之若收入不足,则会放大亏损。
3. **战略资源分配**
研发费和销售费往往代表企业的成长投入。对新产品或新市场,公司可阶段性接受较高费用率,但需制定明确的回报周期与考核指标。
# how good
### 如何管控期间费用?
- **零基预算 (ZBB)**:每年从零开始论证各项支出必要性,而非在去年基础上“+5%”。
- **费用责任中心**:按部门或项目建立KPI,与费用占比和结果挂钩。
- **可变成本化**:将部分固定费用转为与收入挂钩的外包/提成模式,减轻低谷期压力。
- **滚动预测**:月度滚动修订全年预算,及时发现费用偏差并调整策略。
理解期间费用的构成和特性,有助于你在财务分析时判断企业的运营效率、成本结构及盈利弹性。
# Ref.
- https://chatgpt.com/g/g-p-675fc8a7c3b8819196de07a94c227b35-sentinel/c/6837bcd8-b79c-8002-8160-2ea199bc24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