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y - 运用[[BOK 第一性原理]]来思考问题,能够避免陷入传统观念、经验类比、既定规则的懒惰模式,而是将事件拆解到不可拆分的最小元素。这样再重新构建的过程会更加有根基。 # what - 第一性原理:将复杂的问题拆解为最基本的、不可再简化的真理或假设,然后从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重新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 - 第一性原理让我们剥离表面现实,直面问题的**本质**。 - 什么**不是**第一性原理: - 传统观念、经验类比(analogy)、既定规则、行业惯例、社会习俗 - 例如:因为过去这样做有效,所以继续这样做 - **思想起源**: - 哲学起源: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第一原理是那些不依赖其他命题而独立存在的、自明的真理。例如,“A是A”(同一律)是逻辑推理的基础,无法被进一步证明,却是一切知识的起点。这种追求本质的哲学传统为后来的科学和理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 现代复兴:[[elon musk]],用第一性原理思考,创建了特斯拉和 spaceX。他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我们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而不是类比。我们从物理学的基本真理出发,然后推理出结论。”* - **核心思想** - 拆解假设: - 几乎所有问题都蕴含很多先入为主的假设,例如“要造电动汽车就一定很贵”、“要进入教育行业一定要办线下培训机构”、“开展某项服务必须拥有某种资质”等等。 - 识别并拆解这些假设,一个一个地放到“显微镜”下审视,判断其中哪些是**真正必要的部分**,哪些是臆断和被固化的偏见。 - 回归本源: - 问题的**最基本需求和目标到底是什么?** - 例如:一个在线教育平台,最核心的原子需求是“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并于教师进行交互”。抛开那些眼花缭乱的功能,可能最底层的问题在于:学生需要获得优质内容,需要能及时得到反馈,需要足够动机维持学习,而教师或者内容提供者需要有一定收益或回报激励。然后再根据这些最底层的需求去构建产品。 - 从根源设计解决方案: - 用拆解到最底层的元素来构建解决方案。 - 例如:比如,马斯克在做SpaceX时,就把火箭拆解为成本最重要的几个部分:燃料、发动机、结构材料等。并发现如果自己直接采购原材料来制造,整体成本远低于购买成品火箭。传统行业会觉得“造火箭是大企业专利”,可他基于第一性原理就得出了一个全新的结论:只要抓住核心部件并自己研发,将能够用更低成本实现发射。 - 勇于质疑理所当然的路径: - 约定俗成的规律也许有其道理,但也容易固化人的大脑。可以尝试问自己“你怎么知道的,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你有什么**根据**?是真的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 how - **最佳案例**:[[特斯拉电动车的电池革命]] - **如何应用** - **定义问题**:明确你试图解决的具体问题。例如:“如何降低房屋建造成本?” 为什么我要姐姐这个问题?核心价值是什么?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 - **分解到不可拆分的基本元素**:土地、材料、人工、设计等。 - **寻找基本原理** 研究这些元素的本质规律。例如,木材的价格由供需和加工成本决定。 - **逻辑推理** 从这些原理推导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例如,如果材料成本可控,能否用预制件替代传统建造? - **验证与迭代** 测试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反馈优化。 - **应用场景** - **财务与投资决策**:投资股票,不是看市场情绪、媒体报道、经济指标,而是去看更底层的东西:这家企业到底创造什么价值?他们的成本结构是什么?竞争壁垒是什么?产品需求是必需还是可替代? - **个人成长与学习**:不是看别人看了哪些书、用了哪些工具。而是问:为什么我要提高阅读量?阅读的最核心价值是什么?**其中哪部分知识对我的目标最关键**?我的时间结构又是什么?能投入多少精力?在这些问题的底层,你可能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有条理地学习特定领域知识”而非“盲目地囤书和听课”。通过拆解这些底层诉求,你会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学习路径,减少无效投入。 - **职场决策**: 是否要跳槽?如何与团队高效协作?许多人用直觉或习惯来应对,如果借助第一性原理,则可以先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它的本质目标是什么?受哪些关键因素驱动?哪些限制最根本?接下来再逐一拆解,看是否能够有更灵活的安排,从而在纷繁复杂的职场关系或行业变动中寻求创新与突破。 - **科技创新**:在技术研发中,第一性原理帮助工程师突破现有技术的限制。 - **为什么不用它?** - 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极高 - 类比思维更省力 - 执行第一性原理意味着挑战行业教条,会让人有不安全感 # how good - 第一性原理不仅是一种思考工具,更是一种认知态度。它挑战了人类思维的惰性,看似类比、他人经验是更省力的方式,但在不清楚原理,不适用于自己的路径下反而是更费力的。自己从零开始搭建,去做,是对抗焦虑的最佳办法。 - 昨天面试了一位做网站运营10 年以上的从业者。他告诉我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站,这个网站必须是由Google 代运营的第三方高级工程师来写,他们清楚 Google 的规则,代码必须符合 Google 的规则。我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我对网站开发的基本了解就是用 HTML+CSS+JS 或衍生出来的各种框架来搭建网站。于是我请他详细讲解一下,符合 Google 搜索引擎的网站都有哪些条件?他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他说:“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这一两句话真说不清楚,知识范围太广了,你可以自己到网上去看看。”基于这样的回复,我没有再继续聊了。于是我就用 deep research 帮我出了一份关于 Google 搜索引擎原理的报告,虽然我的降智了,刚好赶上 deep research 向 plus 用户开放了,同事帮我问了这个问题。陈老师提到好几次他 2025 年会把更多时间放在阅读推理模型出的报告上,我向他学习,很多工作中以前弄不明白的原理问题,现在都可以问 gpt了。 # Ref. - 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jmzq6a2jhjmbjnx7zgv11ag1